DeepSeek改变国产算力命运 算力服务正从“毛坯房”向“拎包入住”转型 | 一线调研-出现攻略-住宅网

DeepSeek改变国产算力命运 算力服务正从“毛坯房”向“拎包入住”转型 | 一线调研

DeepSeek上线以来,国产算力资源的采购意愿显著提升。

3月24日,《每天 经济新闻》记者在上海电信“算力超市”看到 ,数据安全敏感型的企业更倾向于选取 专属化部署方案 。相比传统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云端专属算力服务已支持专线接入DeepSeek大模型,进一步解决本地一体机的成本痛点。结合智云网络 ,政务、教育 、医疗等行业企业也可选取 边缘云计算方案,保证数据安全。

当算力资源的灵活调度成为新趋势,国产算力芯片的全面普及还面临哪些挑战?记者走访中国电信临港智算谷了解到 ,AI算力需要消耗大量电力,为降低运营成本,路径包括引入光伏发电、购买绿电、探索虚拟电厂 ,算力中心会向客户提供柴发 、储能、光伏等虚拟机组资源,优化能源利用和成本控制 。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韵 摄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由技术驱动、政策支持 、市场需求共同推动的算力革命 ,正在悄悄改变国产算力的命运 ,芯片厂商迎来了从技术适配迈向商业落地的关键阶段。

国产芯片厂商抢滩DeepSeek适配

“刚刚周末退出来两台设备,如果客户想要,可以马上续上。”3月24日 ,星期一,在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的天翼云能力运营中心,不时有企业询问 不同芯片算力卡的服务费用 。

放下电话 ,解决方案中心经理宋蒙向记者表示,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如何降低成本是客户最大的诉求。今年DeepSeek大模型的问世,不仅加剧了AI算法领域的开源竞争 ,也推动了国产芯片的适配进程,可以说今年是国产算力发展的机遇期。

自2022年起,从A100、H100到“降级版 ”A800、H800 ,美国限制高端AI芯片对华出口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基于AI训练“大力出奇迹”的认知,即认为更大的AI模型 、更多算力资源就意味着更智能的AI 。然而,这一认知似乎正在被新的算法范式打破。

今年1月 ,DeepSeek通过Transformer架构优化、混合精度训练、计算并行优化以及分布式存储管理等技术创新 ,大幅降低AI训练和推理的计算需求。小而美且开源的DeepSeek,不仅让全球反思“堆卡烧钱”的OpenAI路线是否走偏,也为国产算力芯片和云服务商打开通往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另一扇窗 。

在宋蒙看来 ,中国AI应用落地受限于两大瓶颈 。首先,英伟达构建的CUDA生态护城河,让AI大模型向国产算力芯片的迁移变得困难;其次 ,在国产大模型百花齐放 、国产芯片厂商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多对多的算法和算力适配更是困难重重。

“但DeepSeek很好地解决了第二个问题。 ”宋蒙告诉记者,它让原本发散的模型侧有了一次收敛 ,现在华为 、沐曦、天数、壁仞 、寒武纪、昆仑芯等在内的算力芯片厂商,都与DeepSeek完成了模型适配,“将算子调优 ,有的可以跑671B满血版,有的能跑蒸馏版,或多或少都能跑起来了” 。

此外 ,三大运营商全面接入DeepSeek后 ,其GPU利用率及IDC上架率也有所提升。电信天翼云自主研发的“息壤”智算平台,也在今年2月完成了国产算力芯片与DeepSeek-R1/V3系列大模型的深度适配优化。

实探算力超市:本地化部署需求激增

3月24日,《每天 经济新闻》记者走进上海电信“算力超市 ” ,运维人员正在电脑前监控着算力调度的实时数据 。宋蒙介绍,DeepSeek改变了国产算力的命运,企业本地化部署需求进一步跃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韵 摄

谈及DeepSeek带来的业务变化 ,3月25日,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瑞文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息壤DeepSeek一体机推出后签约额已达6亿元 ,从内部资源使用来看,自有算力售卖率已超过90%,相比DeepSeek上线前翻倍。

此外 ,中国电信天翼云官方网站 访问量也在两周内增加了5.7万人次,为DeepSeek上线前的16至17倍 。与此同时,模型服务和token调用量都呈现出了指数级的增长。

火爆的需求背后是企业对部署方式的多样化选取 。宋蒙告诉记者 ,企业使用DeepSeek近来 有四种模式 ,最先是公有云SaaS(软件即服务)部署,这种方式便捷、价低但数据存储在云端,使用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接口的应用级对接 ,也存在一定的隐私和安全风险 。

为了避免数据泄露,一些企业开始采取本地化部署。“他们会在自己的机房单独购买GPU服务器,将开源大模型DeepSeek装在服务器上 ,连到企业自己的内网就可以使用了。这种方式保证了数据安全,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贵了 。”宋蒙坦言 。

记者也在走访中发现,金融类企业通常会采用自建机房的方式进行算力的本地化部署 ,但需要一次性支付百万元的三年结算价及后期一定比例的维保费用,才能以租赁的形式长期使用机柜服务,这对于只想短期部署或是对费用 敏感的企业而言 ,无疑是一个负担。

宋蒙告诉记者,市场之所以如此定价是为了拉平硬件投资回报,避免回款风险。近来  ,部署一套DeepSeek满血版软硬件的费用 非常高昂 ,订购GPU服务器后,还需要做硬件的集成 、机房的改造、专线的部署等 。

于是,为满足数据安全、成本节约的需求 ,“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运而生。上海电信将其形象地称为“算力超市 ”,企业可以通过产品订购,享受到运营商级的机房环境 、独立的硬件资源以及专属的DeepSeek模型。

企业可实现算力服务“拎包入住”

为了进一步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 ,《每天 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向市场推出云端专属算力服务,用1%的月租成本撬动同性能算力供应??电信运营商正不断探索降低成本的销售模式 。

那么 ,相比于传统的IDC服务,公共算力服务在商业模式上有怎样的范式创新?

“在模型收费的时代,企业用户一般会向模型厂商自行采购软件 ,由模型供应商负责安装部署。现在,开源模型本身是免费的,算力超市可以提供安装部署服务。对企业而言 ,把模型下载下来 ,安装到服务器上,并能正常跑起来,也是一个技术活 。”宋蒙打了一个比方 ,如果把传统IDC机柜服务看作是一套“毛坯房 ”,那么算力超市就是“精装修 ”,热门模型与算力芯片都已打包 ,企业可以实现“拎包入住”。

而面对中小企业的“临时性算力需求”,更低的成本、更简化的模型需求催生了更为灵活的解决方案。上海电信进一步将一台物理服务器切成了单卡与多卡,以小时计费 ,企业只要支付3元/卡时的费用 ,就可以进行AI的开发调测及训练推理,这有效提升了公共算力服务的普惠性 。

业界对模型算力的认知也在快速迭代。近日 ,蚂蚁集团Ling团队发表论文称,实验表明,MoE(混合专家)大模型可在国产芯片上训练出与英伟达H800芯片相当的效果 ,且训练成本降低20%。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低调的算力革命 ,这无疑点燃了“去英伟达化 ”的希望 。从华为910B撑起千亿参数模型训练,到DeepSeek带动国产芯片厂商完成软硬件协同适配,国产算力正试图通过算法创新与硬件迭代实现弯道超车 。

随着国产芯片借势崛起 ,未来,普惠型“算力超市”又该如何保证优质算力资源上架,降低硬件迭代的采购风险?3月24日 ,《每天 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走访中国电信临港智算中心园区寻求答案。

实探智算中心:国产GPU测试基本完成

来到园区,一栋栋5层高的数据机楼正在加紧建设。记者看到,1.1期项目已全面投产 ,两路市电经220KV变电站向智算集群输送稳定电力,并配备一栋柴发机楼应对突发事件的用电需求 。

走进临港智算谷,现场物业部经理向记者介绍 ,1.2期的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建造完毕,正在进行二次结构及内部装修施工,整个项目一期工程占地119亩 ,将于12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二期项目计划分四批开发 ,计划2026―2029每年交付两栋机楼。

“随着DeepSeek的火爆出圈,我们针对本地化部署需求推出了标准化、模块化 、定制化的算力基础服务 。”临港算力项目部项目经理时云松告诉记者,面对算力行业迅速发展和需求多样化趋势 ,客户对交付周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港智算谷的建设难点在于如何快速且有效满足客户需求。

近来 ,已有企业对建设中的数据机楼订购了包楼服务。对此 ,项目部需要在园区建设上进行超前考量,结合客户对机楼层高以及实际荷载要求,以“两弹一优 ”的高标准提高供电、散热、制冷 、承重等基础设施能力 ,从而实现快速响应和定制化的基础服务 。

行至数据机楼3层,记者跟随时云松步入冷板式液冷核心机房,耳边传来背板风冷设备高速运转的呼呼声 ,走进液冷DC舱内,体感温度相比机房室温明显下降。时云松告诉记者,国产万卡池使用了3∶7的风冷液冷配比达到供冷最优 ,使PUE(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保持在低于1.25的水平。另外 ,规模化智算机架还规划配备了32台浸没式液冷设备 。

时云松称,临港智算中心的国产万卡算力池,使用的算力卡主要集中在华为910B ,另有壁仞 、沐曦等国产算力卡也已基本完成性能测试,近来 应用于国产混训项目中。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韵 摄

宋蒙补充道,近来  ,国产算力厂商不断推出新型GPU芯片,如果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给客户使用,公司也愿意引入此类产品 ,但需经过国产GPU创新联合基地的测评,只有性能符合要求、费用 为市场所接受的算力资源才会最终上架。

“长久运营好算力超市,要做好质量与服务两件事 。”在谈及未来的长期规划时 ,宋蒙认为,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算力服务,不仅体现在拥有琳琅满目的算力产品 ,还要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使用服务 ,围绕客户的真实使用场景,推出模型调优、AI应用等进阶服务 。

宋蒙观察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客户不仅需要算力和模型 ,更想要能直接上手的AI应用。中国电信正准备上架一系列AI应用,涉及专属智能问答 、AI企业法务、智能公文写作等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