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疑似腺鼠疫病例/中国云南鼠疫的起源
云南勐海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
〖壹〗 、是的,云南勐海县鼠间鼠疫疫情防控指挥部25日通报 ,该县西定乡一边远村寨发生鼠间鼠疫,且通过主动搜索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1名3岁儿童被诊断为疑似腺鼠疫病例,正接受治疗 。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已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贰〗、针对云南勐海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 ,9月21日,国家、省级专家组在疫情上报1两小时内抵勐海县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疫情发生后,按照《云南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要求 ,勐海县委、县政府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应急响应,成立鼠间鼠疫疫情处置工作指挥部,组建专家专业队伍 ,开展检诊检疫。
鼠疫有什么特征
〖壹〗 、腺鼠疫 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 、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 、皮肤黏膜出血点等 。多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多为单侧 ,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
〖贰〗、腺鼠疫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局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患者大腿根 、颈部、腋下等部位会出现明显的肿块,这些肿块往往伴有剧烈的疼痛。而肺鼠疫则更为严重 ,病程发展迅速,患者体温可高达40~41℃,随后出现咯血痰、气短 、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颜面和四肢可能因缺氧而呈现青紫色 。
〖叁〗、肺鼠疫多由腺鼠疫血行播散引起 ,少数为原发性吸入性肺鼠疫。咳痰为脓血痰、胸痛 、咯血,呼吸困难、发绀。肺部体征少,可有少量湿音及胸膜摩擦音 。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为本病之特征 ,如抢救不及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多死于休克及呼吸衰竭。因病死后全身皮肤呈黑紫色 ,故有“黑死病”之称。
〖肆〗、鼠疫(英语:Plague)是一种存在于啮齿类与跳蚤的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并藉跳蚤传染给各种动物及人类,其最初反应为跳蚤咬伤部位临近的淋巴腺发炎 ,这就是腺鼠疫,经常发生于鼠蹊部,少发生于腋下或颈部 ,受感染的淋巴腺发炎 、红肿、压痛且可能流脓,通常会有发烧现象 。
〖伍〗、鼠疫的症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发病急剧 患者通常会突然发病,伴有寒战和高热,体温迅速上升至3940摄氏度 ,并持续高热不退。 全身症状明显 剧烈头痛是鼠疫的常见症状之一。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中枢性呕吐,即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 呼吸急促 、心动过速也是鼠疫的常见体征。
鼠疫是哪一年发生的?
中国传染病历史中,东北鼠疫发生在1910年。1910年10月25日 ,满洲里首发鼠疫,11月8日即传至北满中心哈尔滨。之后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不仅横扫东北平原 ,而且波及河北、山东等地 。这场大瘟疫持续了6个多月,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 ,流行中心在近东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鼠疫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几乎触及当时所有著名国家 。这次流行持续了五六十年 ,极流行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一亿人。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4世纪,其起源众说不一。
年10月,中国东北发生鼠疫 。1910年10月25日 ,满洲里首发鼠疫,11月8日即传至北满中心哈尔滨。之后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不仅横扫东北平原 ,而且波及河北 、山东等地。患病较重者,往往全家毙命,当时采取的办法是将其房屋估价焚烧 ,去执行任务的员役兵警也死亡相继 。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 从6世纪中叶开始至8世纪消失,在欧亚夺走上亿条生命。疫情起源于埃及的西奈半岛,542年开始在君士坦丁堡爆发。当时的君士坦丁堡是全世界范围内人口比较多的城市 ,很多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的商队 、船队在此聚集 。
鼠疫在历史上的大流行
历史上的三次鼠疫大流行分别是在公元前6世纪(520-565年)、14世纪中叶、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鼠疫大流行 从6世纪中叶开始至8世纪消失,在欧亚夺走上亿条生命。疫情起源于埃及的西奈半岛,542年开始在君士坦丁堡爆发。
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腺鼠疫 ,即查士丁尼鼠疫,在541年至542年席卷罗马帝国 。这场灾难起源于埃及的培鲁沁,随后迅速扩散到亚力山卓,再通过陆路和水路贸易网络 ,横扫了君士坦丁堡和整个拜占庭帝国。
历史上的三次鼠疫大流行共致死约一亿三千五百万人。鼠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曾被称为黑死病,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均会引起死亡 。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从6世纪中叶开始至8世纪消失 ,在欧亚夺走上亿条生命。疫情起源于埃及的西奈半岛,542年开始在君士坦丁堡爆发。
公元541年:鼠疫的黑暗时代 在中世纪的黑暗时期,鼠疫 ,一种由鼠疫杆菌引发的灾难,首次在公元541年爆发 。它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传播,病菌通过人类的呼吸道飞沫在人群中快速蔓延。这场瘟疫无情地夺走了数亿生命 ,尤其在1346-1353年的黑死病中,死亡人数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比较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