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做个“慢吞吞”先生又何妨 鲍威尔心中自有一本账-今日新闻-住宅网

分析:做个“慢吞吞”先生又何妨 鲍威尔心中自有一本账

  为了确保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不会蔓延到整个经济,鲍威尔被特朗普讥讽为“慢吞吞先生”,不过对于这位美联储主席而言 ,慢吞吞总比犯错误强。

  就在几个月前,鲍威尔还在引导同僚和经济朝着所谓“软着陆 ”的方向努力 。然而,特朗普推出的大范围关税措施打乱了这一前景 ,市场预期今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通胀将上升。

  这促使美联储官员调整策略方向,一方面保持利率稳定以压制通胀,同时准备好在必要时适时降息 ,以防止劳动力市场崩盘。

  “他们宁可晚一点,也不想犯错,”美国银行证券公司高级美国经济学家Aditya Bhave表示 。“美联储选取 静观事态对双重使命的影响 ,然后再决定如何行动”。

  美联储官员预计将在5月6日至7日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

  近几周,鲍威尔与多位同僚警告称,总统的关税政策带来的通胀影响可能比预期更加持久 ,美联储的职责是确保任何物价上涨控制在有限范围内 。这意味着在失业率未显著上升的情况下 ,美联储需维持紧缩的货币政策立场,以稳定市场对物价的预期。

  “我们的职责是将长期通胀预期牢牢锚定,确保一次性的费用 水平上行不会演变成持续性的通胀问题 , ”鲍威尔4月16日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发表讲话时表示。

  鲍威尔的这番表态随即引发白宫强烈批评,特朗普敦促他立即降息以防经济放缓 。

  但“等待”同样伴随风险:一旦失业率开始上升,往往会迅速升高并将经济拖入衰退。然而若过早降息 ,也可能使通胀压力重新积聚,官员们并不愿冒此风险。

  一些关注美联储的人士指出,能否成功实现“晚到但及时”的经济救援 ,将是对鲍威尔政策领导力、经济判断力与时机把握能力的终极考验 。

  “这是对他的全新考验, ”New Century Advisors首席经济学家Claudia Sahm表示,“你现在面对的是美联储双重使命两头同时偏离 ,他们必须作出艰难抉择 。”

  个人使命

  在经历了疫情后的通胀飙升之后,实现“软着陆”成为鲍威尔的个人使命。2023年12月,鲍威尔宣布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 ,当时通胀已经明显降温但经济仍保持扩张。彼时通胀率比美联储2%的目标高出不到一个百分点 ,远低于2022年创下的7.2%的40年高点 。

  到了2024年9月降息时机来临,鲍威尔说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支持一次性下调利率50个基点以维持劳动力市场强劲。美联储在随后的三次会议中累计降息一个百分点,今年利率一直没有调整 ,通胀率顽固维持在目标水平之上。

  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在美联储3月会议上,关税带来的通胀压力已成为显性风险 ,促使决策者开始上调通胀预期,并预计经济增速将放缓 。

  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出台之际正是经济敏感时期,此前美国的核心通胀数据连续五次高于预期 ,美联储偏好的核心通胀指标2月达到2.8%,经济学家预计3月小幅降至2.6%,但仍远高于央行设定的目标水平。

  Stifel Financial Corp.首席经济学家Lindsey Piegza表示 ,“他们并未真正实现物价稳定,而且可能宽松过度了。我担心即便没有关税,通胀稳定性也存在风险 。我们正处于危险之中。 ”

  这种担忧已经不限于美联储观察人士。密歇根大学周五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4月美国消费者通胀预期大幅上升 。本月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 ,贸易冲突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已经达到50%。

  如果经济出现下行,白宫的敌意无疑将进一步加剧。特朗普此前已经暗示要解雇鲍威尔,但在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后又收回了这一威胁 。

  但如果美联储在经历了连续四年通胀高于目标水平之后仍未能有效控制物价 ,其公信力确实可能受到打击 。

  “我们原本离实现软着陆只有一步之遥,”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Diane Swonk表示。“在经济走弱之际,美联储可能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让通胀进一步加剧。”